妖九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经典语录 >

30句处世宝典 处世莫忘真善美,养生贵在精气神

时间:

处世莫忘真善美,养生贵在精气神

处世莫忘真善美,养生贵在精气神。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分享30句处世宝典,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慢慢品味。

1.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 德乃大。

仁君一定要有所忍耐,事才能有成;有所宽容,德行才算高尚宏大。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如果生活像一杯咖啡,宽容就是奶糖,二者融合,才可品味其甜美芳香。

—《尚书·君陈》

2.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尺蠖: huò:尺蠖蛾的幼虫。信shēn:通“伸”。蛰 zhé: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不食不动。

尺蠖尽量弯曲自己的身体,是为了伸展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性命。

人要学会退让和忍耐,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以退为进,以静制动。

—《周易·系辞下》

3.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忍一忍就可以抵御急躁和鲁莽;沉着冷静,就可以控制冲动。

凡事不可逞匹夫之勇,遇事沉着冷静,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以静制动

—宋·苏洵《心术》

4. 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一个不能忍罢了,小不忍则乱大谋!

人能百忍自无忧,事不三思终有悔

人能百忍自无忧,事不三思终有悔。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有一颗忍让心,你会更快乐;有一颗超脱心,你会更淡然;有一颗修行心,你会更智慧;有一颗质朴心,你会更纯;有一颗自知心,你会更清醒。

—宋·苏轼《留侯记》

5.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想要达到长远的目标,就必须有所等待,想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必须有所忍耐。

一个人光有才华还不行,必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审时度势,权衡利弊。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宋·苏轼《贾谊论》

6. 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

为尊长者隐瞒羞耻之事;为贤德者隐瞒过错之事;为亲人隐瞒所患的疾病。

有些事情大家只需要做到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即可;不可图一时的口舌之快,把别人的缺陷和短处说出来,弄得人尽皆知,必然引起‘尊者’的不满,为自己招来麻烦。

要牢记“为长者隐,为尊者讳”的处事原则。

—《春秋穀梁传·成公九年》

7.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不如放弃执着,以全新的自我迎接未来。在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快乐地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庄子·大宗师》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8.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人不得志的时候,需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人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古往今来,这句话成为无数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颗失落的心;当你飞黄腾达时,它又以‘兼济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坚实的心理基础。

无论穷与达,它都是一剂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孟子·尽心上》

9. 枉尺而直寻。

枉:弯曲。直:伸直。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弯曲一尺而能伸直八尺,比喻小处有所屈而大处有所得。

从利益的角度来说,可以‘枉尺而直寻’;从仁义的角度来说,则不可‘枉尺而直寻’。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超越固有的思维模式,打破陈旧的认知体系,以最真实的态度去探索真理;用独立的思考和严谨的思辨来寻找真理,这是‘直寻’的精髓所在。

—《孟子·滕文公下》

10. 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

不违背天命,为什么要羡慕长寿?不重视尊贵,为什么要羡慕名声?不求取权势,为什么要羡慕地位?不贪求富裕,为什么要羡慕财货?

一切顺其自然,仁义礼智、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列子·杨朱》

11.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也,不可救也。

与其因人而陷于困境,宁可陷于深潭;陷入深潭仍然可以游出来,陷于人则不可挽救了。

人可以改变自然,战胜自然,但是,当你主观意志消沉,并沉溺其中时,则无可救药。

人最可悲的事情是:自己战胜不了自己。

—《大戴礼记·武王践阼》载周武王盥盘之铭(就是刻在洗手盘上的铭语)

12. 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有的事情可以知道,有的事情不可以知道;有的事情可以忘掉,有的事情不可以忘掉。

隔壁老王的事不该问就不要问,多关心自己的事。领导和同事的事,不该知道的就忘掉,少提问多干活

别人对自己的恩惠要铭记,自己对别人的小恩小惠不要总想着回报。施恩不图报,受恩不忘报。

人生在世,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事情,不斤斤计较,才能让自己有个好心情。

—《战国策·魏策四》

事有不可知者 有不可不知者 有不可忘者 有不可不忘者

13.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姓。

生活中,我们不求飞黄腾达,高官厚禄,只求生活中有诗,去远方有钱,解开心灵的束缚,很多人都能做到。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4. 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15. 未信而谏,圣人不与。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还没有取得对方的信任,就去指证对方的错误,就是圣人也不愿意接受;两人的交往不深,但是谈得很深入,这是君子所深以为诫的事。

一个人,性格外向是好事,给别人的感觉是坦荡,磊落,直率,大气,但是,如果对一个相知不深的人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祸患。

交浅不言深既是一种为人策略,也是一种人文修养。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未信而谏 圣人不与 交浅言深 君子所戒

16.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待人柔善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太过刚强,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

水至柔却至强,水滴可穿石唐太宗曾用水和船来比喻君与民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过于显露就会被人当做出头鸟,正所谓‘枪打出头鸟’。

生活中,要学会以柔克刚,以弱制强,扬长补短,出奇制胜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17.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光明磊落。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18.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方便别人的同时,也能给自己带来方便。你付出的越多,日后自己有难,得到他人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大,机会就会更多。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西游记》第十八回

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

19.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交浅不言深,话说三分留七分,事做七分休三分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20. 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

前一句表现了王安石的宽宏大量,不计较小事,后一句展现了狄青的豁达胸怀,宽容大度。伟人之所以伟大,并不仅仅在于他们的政治成就,更在于他们的品德和人格魅力

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

—《增广贤文》

21.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宁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诈。

与人相处时,既要防备、警惕,又要纯朴、宽厚。

—明·洪应明《菜根谭》

22.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吃一堑,长一智。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炼。不受一难,不明一理。

—《增广贤文》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受一难 不明一理

23. 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

雨狂风恶,这时燕子能有个低矮的草堂避风雨,就是大幸。

身处逆境时,要学会韬光养晦,保全自己,为不幸之万幸。勾践卧薪尝胆十载,三千铁甲终吞吴。

—清·查慎行《燕来巢》

24. 井水不犯河水。

南山不靠北山,各管各的,互不干涉。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25.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战国楚·屈原《渔父》

26.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我本来就没有放弃俗世,但世人却抛弃了我。

—唐·李白《送蔡山人》

27.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

纨绔子弟,只知道贪图享乐,从来就没有认真地读过半行书;只会用家里的金钱来摆阔,夸耀自己的身价。

愚者不学无术,智者不耻下问

—唐·李贺《嘲少年》

愚者不学无术,智者不耻下问

28.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对外而言,欺骗他人,对内而言,欺骗自己的心。
人不能清高,也不能虚伪,有一种欺人叫自欺欺人,有一种聪明叫自作聪明。

—唐·韩愈《原毁》

29.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读书人都远远地避开,不敢说话,因为害怕文字狱;即便有人著书,也不过是为了糊口。

这句诗反映了士人在文字狱高压政策下的处境和苟安态度,揭露当时黑暗的政治现象。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清·龚自珍《咏史》

30.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有些人看起来直爽和讲仁义,其实是伪善、奸诈之徒,我们万不可轻信,必须防备。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瑕的美玉,也没有绝对完美的圣人,凡事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水浒传》第四十五回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