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字里面提出来的十句话,特别是最后一句,一定要看完
1.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自己之后的10年。以10年,甚至20年为周期去做一件事,从现在开始做,一点点积累。每一次发展,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每一次换领域,都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稍微改变一点原来的方向,实际上还是在同一个大领域里深耕。
2.如果能将长期重要的事情培养成习惯,融入生活中,变成随时能做的事情,变成无意识行动,想到就马上去做,坚持做、长期做,则会收获很大的成果。
3.你可能忙于生存,以至于没空追寻自己的梦想。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哪怕在最艰苦的环境下,仍抱有希望,依然持续地投入,“等着”那个机会的到来。人的成长总是有希望的,但是希望在哪里?“希望”来自你没有放弃的那一刻。
4.任何人取得的成果,都不是在一瞬间取得的,而是基于过去3年、5年、10年,甚至20年的准备。如果你的期待是“今天付出努力,明天就要取得明确成果”,那么这就不是真正的长期思维。如果付出努力后,思考的是“50年后,能否接收到今天努力的成果呢?成果是什么?用什么方式呈现?”那么,当真正到50年后,你会发现这正是50年前努力的成果,这才是真正地收获了累累果实。
5.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可以随着生活前行。它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碰到合适的人,就勇敢去追;遇到合适的机会,就抓住不放;今天有困难,就去克服它;今天充满希望,就别停下来;觉得累了,就适当休息;还能继续,就继续干……
6.不要纠结眼前的一些困难,这都是为了让你有一个更幸福的未来而对你进行的考验。放弃那些小小的、可能让人产生困惑的事,做更多让未来充满确定性希望的事,还有那些会让人不自觉带着微笑去做的事。
7.当一个人被放到危险的环境中,他自然会解锁如何避开危险的能力。一个人在环境中有所成长,是因为他在此环境中不断历练,并克服了很大的困难。当一个人没有钱,要赚钱才能活下来时,他赚钱的动力会变得很足,和不缺钱的时候比起来,此时他的赚钱能力明显有所提升。
8.不管过去的能力如何,人们都要思考自己到底要去哪里,要花多长时间去实现这个目标。接下来再考虑是一个人慢慢去,还是找一个团队一起去,要不要找一个教练带,或者暂时不动,准备好清单列表后再去……想清楚后,实现路径就会很清晰。
9.把想的时间用来做,成果会大很多。把想的时间用来做,可能早就做成了,根本不用纠结做不做。今后,如果任何一件事有做的可能性,就要想到这句话。
10.世界很大,不要停留在原有的视角里生活,去见识更大的世界吧!见识过更大的世界以后,便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这样,你每次做选择时,便不会觉得没得选,从而不得不做无奈之选,而是知道自己有很多选择,从而积极、主动地选择最喜欢的那一个。
